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标题: 召集 Group RESPs 骗局蒙特利尔受害人集体诉讼 [打印本页]
作者: mike-w-q 时间: 2018-8-15 18:54
标题: 召集 Group RESPs 骗局蒙特利尔受害人集体诉讼
购买过Group RESPs产品的个人或家庭,类似c.s.t, heritage 等等儿童教育储蓄基金。
现已被蒙特利尔知名维权律师 joey zukran 在 quebec cour superieure 提起集体诉讼,一旦胜诉,已购买该产品的个人或家庭
均可取回大部分的赔偿款,可点击下面这个集体诉讼登记的链接:
you can share this link for people to sign up to the class action:
, z' K/ ~1 a4 x" o0 r4 t2 r. X6 |* I# K5 B
Joey Zukran, Avocat • Attorney
/ \3 A3 m/ g2 R! J2 q# Q! {! I: I" R关于购买group resps的受损失的新闻报道
Just wanted to let you know that my story about Group RESPs was published yesterday. Here is the link:
9 h6 W B/ q, J. J f
; E' B. l7 [- A/ R/ `8 @请加拿大家园论坛的编辑不要助恶,蒙特利尔论坛板块的置顶帖子的拉拉驹 就是c.s.t的一经纪 以赞助费等形式删帖家庭旅店的模式专门欺骗新移民% p+ P6 U" {4 Y& l) G
$ J- Y3 H# o- y( d6 P! R
) t5 a" J, ?' z, W
8 W4 j; f% [; H8 ?) X
作者: wuhan 时间: 2018-8-15 20:17
我为什么说卖Group RESP的都是骗子?
2 d# H$ j. V- X$ H- ^% `
# O) h* d9 N( G# f7 Y* L+ M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0 J; E& _, ]/ |& X
先给大家几个实例看
, |/ G, T2 z8 @我的RESP 惨痛经历 转载* @& L$ P5 T1 Y0 @! q, h
5 \$ k9 }5 x. V7 ^, t! c如果以前有人告诉我,投资RESP有可能损失惨重,我还不相信的话,等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才悔之晚矣。我为我儿子买了4000加元RESP, 最后拿回1100 加元,损失2900加元,损失不可谓不惨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给我们上这一课的机构是USC Education Savings Plans Inc. (简称USC),Sales Representatives 是Danny Siu & Sally Siu(自称邵生,邵太,活动于加拿大安省一带)。7 |, o( a0 P1 A! M: f5 H
2002年,这对夫妻从我的熟人口中知道我的儿子刚出生,便三天两头给我们打电话,造访我家,编织了他们公司的RESP的种种好处:! Z3 C! l4 R6 m3 K
随时可以修改计划,调整金额
& r4 o+ a& Z2 a: Z* u少至10元,多至2000,都可保存户头
* t d- R( [; g' v+ i% b如果我们每年存2000,根据他们公司的投资历史,18年后,我们可以拿回近九万元作为我儿子的教育经费( l; j, d3 c0 ]$ u5 H
等等 q+ h- d! k. X
从头到尾,他们没有提到过任何潜在风险,更不用说他们公司设计的种种暗套(罚款等等)。于是,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共交纳了4000元,外加每年36元保险费。2 u: q5 t5 @; H( y2 o2 W) W( K
2004 年底,我女儿出生。我给Sally Siu(邵太)打电话,要求把我儿子的计划从2000元/年改成1000元/年。她说没问题。户头里的4000元足以cover到2005年底。但有点奇怪的是,2005年初,我收到一张USC的支票(1100元)。我想可能是因为从2002年至2004年只需3000元,他们退回我1000元+100元利息. 就很高兴地把这张支票cash了. 万万没想到这1100元竟然是我的4000元在USC炼狱中走了一遭逃出来的游魂(惨笑!).
2 m$ g/ c4 Y/ V0 S1 y2005年11月,我收到Sally Siu的一封信,提醒我2005年底该交钱了.
% E3 j/ W' _2 W2 C! v2006 年初,我开始在Ohio工作, 亦准备举家迁至美国. 于是,我打电话给Danny Siu, 希望能参照我女儿的 RESP的处理方式取回我儿子的RESP(我会在后文描述我女儿的RESP的处理方式). 令人震惊的是,我被告知我的本金只有2000元了,而非3000元. 我于2005年初收到的1100元是2000元扣除罚款(900元)的余款.我在电话中跟他理论了一个半小时,他也没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只是一个劲地坚持这是他们公司的规定.: x7 [; n L0 W
2006年,我妻子给他们打了两次留言电话. 没有任何回音.
0 b' N7 x6 |- D: d; |2007年初, 我们在美国已初步安定,想起应当给这件事作个最后了结. 我们的想法是: 如果他们公司不能把钱一次性退还的话,把这2000元分作100元/年,我们可以在18年后取回这笔钱. 终于联系到这对夫妻. 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这回我们被告知我儿子的户头的金额是零!诸位,金额是零!所有的钱都被当作罚款充公了,因为户头已经被取消!又作了一个半小时的无谓挣扎和鸡同鸭讲,气得我几乎心脏病发.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Danny Siu竟然还问我们是否要继续投钱,他们可以给我们做. 至于原先的钱,肉包子打狗,已经永远跟我们说Byebye了!我的天!陈凯歌说道: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不幸的是, 人还真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更不幸的是, 这种人被我碰上了,我还交给他4000元肉包子打狗费!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我要不要继续交!
* n% Q" Z: q1 p) W2 Z% e说到这,我该提一提我女儿的 RESP的事了。2004年,我把我女儿的 RESP交给一个很信任的Agent做。当年年底,他就知会我谁在管理着这个户头的投资。每年年初,我都准时收到statement,以便我们了解户头情况。2006年初,我同他商榷拿回RESP的可能,他极尽所能说服他公司,他公司也很通情达理,鉴于我们的特殊情况, 将本金一文不少退还给我们。0 N( [+ W7 T- A' H& ~
本来我准备马上把这件事公布在网上,被我的一位朋友阻止了。他是个很成功的businessman,用他在美国这么多年的经验帮我分析了利弊得失,认为应该先同USC交涉,如果USC是一个正规公司,应该会拿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如此简单粗暴地一锅端. 于是,我们又重新撰写了申述信.2月13日,通过USC的网站发了出去.
7 X) i# S* _6 V9 gAutomatic response 来了,说信收到了,几天后就有人会联系我.等了整整十天,音信全无. 又发一封信查询,不知所踪. 没奈何,开始打电话找人. 一个字,”难”.留言是绝对不回的. 花了五天时间,终于联系上一个叫Kim的所谓supervisor,问直线电话,没有,通过总机转; 问email,没有, 通过contactus@usc.ca 转; 她让我把申述信转给她. 第一天, 申述信没收着;再发,打电话确认收着了,说马上打回给我.等啊等,等到下班也没等着,只好我自己打过去.花了半小时,终于闹明白我的2900元是怎么不翼而飞的.; q& X: l. S0 U+ L1 a* C
原来我儿子的户头早于2005年初就被他们停止了.我的将2000元/年转成1000元/年的申请他们根本就没处理.于是乎我的情形变成2004年未缴费, 于是乎户头立马取消,2900元当场处斩,发还1100元抚恤金,但无片言只语(三无:无信件,无电话,无email)通知发生何事.直至两年后的今天, 我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很具讽刺性的是, 我儿子的户头于2005年初就被他们取消了,2005年底他们还在寄信催我们缴费.4 L4 B4 v I n6 T3 @1 I( o) R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这位Kim也问我要不要重开户头,500元/年,她可以立即寄申请表给我.看来,USC雇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是:不管对方何人,遭遇如何,心情如何,上来就掏包.良心,是可以不要的;羞耻心,是可以不要的;赚钱的机会,是绝不能丢的;至于手段,是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7 U" a* ^* X, A7 K; [
我的故事到此基本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我的教训,在作RESP投资时
& {" \- B. H/ h* S* v千万要弄清楚对方的人品,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 这涉及到今后十数年几万元的投资,一定要交到自己信任的人手上.毕竟,在北美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灰色收入,每分每厘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 x j0 X* H4 Y8 V* D- y
千万要弄清楚对方公司管理的透明度. 这个所谓的USC的透明度,大家已经在我的论述中得到些概念.连户头取消这么大的事情都可以没有一个通知,还有什么事情他们不是暗箱操作?它的sales representative巧舌如簧把你的钱从口袋中套出来之后,便绝尘而去.除了每年年底寄信催费,背影也不见一个.你可知哪位神仙在管理着你的钱?
! K- w; n8 L& Z* F/ [% \在决定签约前,一定要问清楚该公司如何处理潜在风险(我知道美国法律明文规定金融从业员必须告知顾客所有潜在风险,否则即是违法. 还记得几年前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吴征欺骗留学生购买保险案吗?但我不知道加拿大是否有类似法律).北美是个流动的社会,每个人的工作,居住,财政状况都有可能发生变化.除非你有足够的耐心一字一句把协议书通读一遍,否则,请sales representative把风险解释清楚.
0 b( M6 X. b7 I3 q+ F/ p0 A一言以蔽之,谨慎又谨慎!千万不要让你的辛苦钱落入无良Agent和无良公司手中.一旦钱出了你的口袋,钱就跟别人姓了.它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是不幸的, 4000元过了把USC油锅,九死一生,十停去了八停;我又是幸运的,发现得早,好过18年后,儿子上大学,高高兴兴去取钱,被告知:Oops,资金管理不善,已被基本亏光.尚余200大洋,发还与你,权当来回油钱吧!追问是哪个杀千刀的干的,答道:此乃公司机密,无可奉告.倘若戳穿,暗箱变明箱,我们怎么给员工出粮呀(邵某语)?那时的凄惶无助,欲哭无泪,甚至歇斯底里,就远非今天这一点心疼和愤怒可以相比的了.
* D0 m8 N4 i$ w3 k+ C请阅过此贴而心有戚戚的朋友,将此贴广为转贴于各大小网站,转发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让此事在最短的时间传遍北美华人社圈,避免我的故事在诸位身上重演.
8 U z2 z9 _. n5 P& G: k7 H
! x# x- y" x" T2 S) z6 ?5 T
作者: wuhan 时间: 2018-8-15 20:18
实例二
$ Y C9 ~& C# H; o- m, W
9 S# `# Z6 h& t4 I5 z购买RESP的惨痛教训,给还没有买计划要买的朋友提个醒 ---------by palwang2000 (sammy) at 2007.6.20 13:26 #3753977@0 (ZT)! s: i" z- d: g) T k0 m, u- b3 `
我们在没有多少知识的情况下,2005年经朋友推荐从以销售人员那里买了USC的RESP,$2000一年,去年想着换成每年$1000,最近收到statement,发现有些问题,这两年的年收益率只有不到%3,3000块只有500多剩余,而且是500块的收益率。然后电话咨询了他们公司。他们说,这些钱分成很多units,每个unit要扣除100块,如果一直坚持最后才能给,2000刀不能改,减少了就要扣除近900块,除非把减的补回去,而且维持每年2000刀,是他们公司自己定的。如果取消这个计划,3000块只能退500多块。上当了,销售人员说的天花乱坠,就是不提这些茬。
, `1 n6 K5 u1 R+ \0 I$ L% ]9 s" B% T3 T) ]9 }* J, E
好像其他RESP公司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建议自己去银行买,银行没有没用,自己可以改动投资计划,公司好多费用,投资收益率很低,不是所谓的高,而且一旦上去了,没有回头路,死活都是他们,保费处理费等一分不少拿。而且自己定很多规矩。简直明抢。; f- Z8 f2 Z5 o+ [7 |$ `
我的RSSP 就是从银行自己买的,如果懒得话,没有时间打理,银行还可以推荐我近4%定期存款,一点费用没有。
& Y$ i6 _3 D5 n如果你有买RESP或者RSSP的计划,买前要三思,一定要先搞明白。否侧,就得任人摆布了。. P G: Z$ a- J' u* \0 B$ d( y4 h: t7 J
字体: 小 中 大 特大
6 ~, U' }, F$ ?
{7 t, I2 L' n2 G/ E! G3 Q实例三,一个在USC约6年的投资报告如下,为了回避隐私,四舍五入略去百位以下的数值。
3 y. l3 S: B d1 X5 U6 V每年投入 $1700. B0 }0 G5 S+ |- r8 u, W: O% n, M/ V
累计投入 $11200.00# m8 T- `/ i4 A
管理费 $4800* |1 y E0 d3 z: h( W* t
今年利息 $3178 m( O0 _ p* l: b, }. k1 f1 u* Q
累计利息 $1114' M* k( I4 S7 d1 X& ^; \
账面余额: $56001 b8 D3 j+ b; m' t
, R! a N7 G' z
大体解释一下,累计投入11200加币本金,被扣除约5000块管理费,六年后账面仅剩下5600元。损失约一半。利息317元,如果拿11200做本金一除,年投资回报率2.8%。远低于定期储蓄。& g1 c. G1 n3 ^' j
作者: wuhan 时间: 2018-8-15 20:18
公司型RESP 主要的受害人群就是华裔新移民,否则理财工具很多,为什么只有RESP提供了详尽的中文解释呢?因为他们的客户是这部分人群,他们公司必须要这样做。
8 A% u8 u& W, }5 N7 {
# M! u/ }, Q e# N. n为啥华裔新移民最容易上当呢?
$ l7 j2 q5 Z" {/ R: {4 ]- H# }第一,华人重视教育。大家从习惯上愿意投资。2 v; i F1 |0 v9 Y+ v
第二,新移民收入低,银行存款高,不愿意放弃任何潜在的“赚钱”的机会。用小利很容易钓到。, M3 Q0 e- o5 V7 H" F; N$ V+ h
第三,有一批讲中文的骗子,以此谋生。中国人骗中国人,比较容易得手。. G7 P) X0 w3 D, u
第四,新移民新来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心态上比较倾向于结交陌生人做朋友。RESP骗子们笑容可掬,很容易迷惑对方。
$ V7 W7 Q% n# }" G/ J第五,新移民不了解本地的理财知识,以为所有理财都是这样不透明的。“信人不疑”嘛。一下子就被骗签了十几年的不公平合同。自己必须要按时投资,对方却没有任何约束。 G4 j+ P: \7 B2 X0 u/ _; b# l% H
第六,RESP有政府补助,很容易被新移民误以为是福利。其实,上大学都有各种各样的“福利”。RESP并不是全部。我在这里读书,2年累计免掉贷款约2万块,累计免掉利息(按8%计)也是接近5000块。如果拿RESP每年500块的补贴算,是不是等同于50年的呢?虽然算法有点极端,只是给大家一个印象,RESP仅仅是补助的一种,没有也不要紧,不会影响孩子们读书。* ?% l! l9 b2 \2 u& C
作者: wuhan 时间: 2018-8-15 20:19
Group RESP本身不是骗局。但是作为一种理财工具,它有其适应的消费人群。如果把不适合的东西推销给客户,那么这种不称职的行为基本等同于欺骗。 p1 V- ?. v& n# l h: L$ V. z
' E, P; i$ Y* Z9 l
它的消费人群是什么样的呢?& Y# c9 H3 V% w; E* w+ A: `
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收入非常高,他们更重视享受生活,对3000-4000块钱的额外管理费不在乎,只关心自己不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政府的补助。因为他们的收入关系,他们的子女上学不太可能得到政府补助,所以只能通过RESP来补偿一点。
, I. V* r U" p% C+ x: k3 |; F
3 H8 F; N3 \8 e# `/ D! ?当然啦,如果客户不在乎这3000-4000块小钱,做Group RESP是很省心的决定。政府补助每年500块,历年累计的上限总是在变化,大体也就是一万块左右。为了一万块政府补助,是否值得交这个3000-4000块的管理费呢?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答案。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做自己的决定。% a- m' g$ G& A% ~/ H0 f: q6 u. {
7 K5 n" u6 ^" H# W+ M1 e
RESP公司的理财就是个假的,毫无发言权的理财,投资人最好不要去碰。扣除了理财的因素,再看看Group RESP除了高额佣金和罚款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3 F6 Q6 z# h. I# O! } j# I L
; H0 t; }% {# ]& { `9 I以加拿大的福利体系,RESP本身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政府出1万块,民间要被占用5万资金10年多,大体上是政府鼓励储蓄,鼓励自费的一个政策。如果在支付完Mortgage之后,确实有闲钱可以考虑购买。去银行自己开个帐号,里边的Banker会教你如何买卖债卷,就是鼠标点几下的事。买政府债券像国内的国库券一样,不存在会不会的问题。每年花15-20分钟打理一下,也并不是很难的事。8 C& s& `% r8 g- _" ?5 \
3 z7 [ \2 I! X& ^; v Q9 t花时间写好了,如果觉得有用,就麻烦顶一下。揭穿骗子是没有钱挣的,骗子们有经济动力,二者本来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如果消费者也麻木着,类似的帖子很快都会沉下去,骗子们的帖子会被他们自己及同伙反复顶起来,长久下来,骗子会益发繁荣起来的。
0 d( y8 A* y! ?5 L+ b4 N; ~
作者: mike-w-q 时间: 2018-8-15 20:31
resp 本身是政府辅助与扶持的好项目
2 a5 b. l0 @$ z! \0 P+ P% g& l( l" l( x! {) R
至于group resps 可以google 还好不是度娘 不仅仅有华裔 众多其他裔亦有受骗者 请查看新闻链接
+ b0 n( a \4 X1 O
) Q$ z% f4 v9 @集体诉讼是无需预先付费的 只有胜诉 律师抽取部分赔偿款 当然你也可以放弃你的索赔权利/ ?% t4 W3 Y$ G+ q
7 h; F8 r6 s2 k/ L+ [$ T: _6 c/ }4 D
欢迎光临 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http://www.montreal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