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这栋中华文化宫大楼,华人社区历经了21年的努力,先后筹集了70多万加元资金,加拿大三级政府也拿出了680万元巨资帮助华人社区。可惜文化宫建成还不到十年,就因财务危机和拖欠贷款,于2014年3月31日午夜12点,被贷款公司Securfinance正式接管。当时华人社区也曾有一些侨领在不同的场合,慷慨激昂,呼吁全侨再次筹款,重新“夺”回文化宫,但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直到去年12月12日的市政府听证会上,市府官员当众宣读了“满地可中华文化宫”建筑物的用途变更决定,最后履行完了“满地可中华文化宫”大楼用途变更的手续。当时在场的华人除了一位《华侨新报》的记者外,还有新当选的市议会主席黄嘉玲,尽管她据理力争,想为挽救文化宫做最后的努力,但还是无功而返。
当时有华人认为市政府应该出面干涉,让这栋大楼继续留给华人社区,还有人出面呼吁华人进行联署,给政府施加压力,其实都是对加国法律和政府运作流程不了解的表现。应该说市政府对华人社区还是网开一面,很给面子的,虽然他们无法阻止这桩买卖,但是他们对Musitechnic音乐技术学校收购这栋建筑物提出了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Musitechnic音乐技术学校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建筑面积,向华人社区及社区公众开放,供大家使用。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约定,Musitechnic音乐技术学校表示会将这栋建筑物的二楼大礼堂和一楼展览厅对外开放,也就是说华人社区还是有机会重返“文化宫”,可以利用二楼大礼堂和一楼展览厅举办包括弘扬中华文化在内的各种活动,只不过现在不再是自己能说了算,到别人家去做客就得遵循人家定的规则。据Musitechnic音乐技术学校负责人表示,需要使用者必须提前至少一个月提出预订要求,学校方面再根据自己的学校日程安排来确认这个预订信息。另外使用这家学校的这些开放区域也不是免费的,使用者需要缴纳一定的使用费,至于具体的价格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笔者当年也为筹建文化宫出过一点微力,如今每逢经过这栋大楼,看到“满地可中华文化宫”这几个字,心情就十分复杂,它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也似乎在提醒我们再也不能固步自封,活在华人社区几近封闭的小圈子里,必须来场改革,在理念上、行动上跟上主流社会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