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17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北海:明代团城无一例积水报告 位处暴雨中心 (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18:2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北海:明代团城无一例积水报告 位处暴雨中心 (图)
& e/ ]' }7 R4 E# r! H/ D7 [6 \& w" v' z" @4 O; B

$ R& b: y" ^6 ]6 B9 y- x# T+ J; P2 @4 \8 u! n
  近600年集雨排水工程仍在“服役”,61年最强雨团城无积水; M7 O8 V! C3 c

$ h1 l- J: @# z3 \. k% F( k# y( P  昨天,京城遭遇了61年来最大的暴雨,造成局地积水成了“汪洋”。但今天上午,记者获悉,身处暴雨中心的北海团城却无一例积水报告。
& F* n, p5 T! F' W( [  K
7 N- Z$ Z" S2 v$ f$ s2 i  无论下多么大的雨,在这个城池上,都会雨过地皮湿,很快就渗流得一干二净,地面只略显潮湿,而秘密就在地面铺设的青砖和地下的涵洞中。距今已近600年的一套明朝建成的古代集雨排水工程,目前仍在团城“服役”。
* t' ~! F) r. a4 a8 n
) Z5 V* V$ U) X9 `" m) `/ i+ {; k  没有排水明沟团城雨过却不留痕% I1 x0 ^/ @, o$ P

9 u! r  z4 M! i8 w6 ^' m  s: i& M2 A  团城坐落在北海公园南门的西侧,圆形的城墙高高耸立,将团城围得像铁桶一样严严实实。
8 O$ D9 V7 k4 K; `
% U& {$ V8 T6 v! ]  北京大多数古建筑,如故宫、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为了保证排水,都在地面留有不同式样的泄水口。而在团城高于地面4.6米,周长只有276米的城墙外却找不到一个泄水口,地面也没有排水明沟。但无论雨下得多么大,在团城上只是雨过地皮湿不会产生径流。
; E& c; M2 G. O7 ?9 n# ]) n, k# c4 d2 @3 D; g/ v3 g
  “暗”藏玄机青砖和涵洞“联手”排水: K  S6 Z& @" G& v, Y* n1 L

+ n* M* }. E+ j  2001年,团城里的古树“白袍将军”生病,专家为其诊治找病根时,偶然发现了这套古代先进的排水系统。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团城上即使遇到一次降水量达到18毫米的大雨,地面上也不会形成径流。
! s' ?& V' h# H; x# S
2 F- Q6 S; U, v& @/ w2 X+ h  据悉,团城上的青砖造型很特别,上大下小呈倒梯形,同时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每块砖就像一个微型水库一样。下雨天,雨水会通过青砖和缝隙流入到地下。若遇到大雨或连续降雨时,多余的雨水便会借北高南低的走势流入到石质的水眼中。8 _: I8 Y' D4 Y1 T

+ T- v* y0 B+ S2 P; ?  团城上有十一个这样的水眼分布在古树周围,并且每个水眼的下部都有一个竖井,竖井与竖井之间有涵洞相连。涵洞高度在80厘米-150厘米之间,同样是用青砖建成的。多余的雨水到了涵洞以后储存起来,形成一条地下“暗河”。4 K; M! e8 x5 J- Q/ z( z. Q2 w

! g( d$ z3 m1 F2 i4 j2 z  水眼除了有渗水及排水功能外,还可降低树根附近的水位,使土壤中的水分适宜树木生长。同时涵洞与水眼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通风系统,为城内的植物提供了良好透气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8-4 06:52 , Processed in 0.0495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