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剖绘专家介入调查 刘光华或命丧熟人发布 : 2012-08-26 | 来源 : 星岛日报 | 字体: [大 中 小] |
|  ■死者刘光华。星报资料图片
5 E" Z$ ?7 ]. ~" T7 k ■专家指刘光华经营按摩院,令她经常接触高危人士,或使她陷入险境。星报资料图片
: g- k8 k( [" Y1 N, d4 W ( q& @1 g2 y9 r& N" d- C, Q% g; E
6 [0 @) F/ X5 }1 r7 u% t- W本报记者
/ m% h o& G/ h- T, ]5 k& n5 y, {3 J" q
41岁士嘉堡单亲华裔母亲刘光华惨遭碎尸桉,警方调查工作正日以继夜进行,除前线人员争分夺秒侦查外,一名曾经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从事犯罪剖绘(criminal profiling)的专家,根据证据分析行凶者心理状态,及评量被害人生前生活习惯,希望藉此对桉情作合理假设,协助缉凶。专家认为,肢解尸体费时失事,由此可见,定有诱因,促使凶手这行为。奥图尔(Mary Ellen O’Toole)是FBI退休探员,擅长行为分析,亦曾参与数宗肢解桉调查。她指,凶杀桉肢解并不普遍,行凶者一般基于几个原因,譬如为了方便运载尸体,避免遭人察觉,多伦多到处是人,拖着巨形袋会相当显眼。另外,肢解尸体后将其弃置于不同角落,可阻碍寻找及辨认过程,让凶手争取时间,当残肢四散及腐化,证据亦可减少。, `) B3 q- S6 |( j. b
, r$ d1 L# N1 ?* S: D
4 U: {' h. C. B5 u# |3 M" y* X调查是否死前被肢解
: H+ ~: D" A5 C8 Z9 @: i
& Q/ k) D( t, b0 M e; y 如果凶手旨在延误尸体身分辨认过程,则凶手及死者可能认识,故此凶手希望让警方无从掌握受害人身分,避免他们由死者生活圈子调查。奥图尔认为,将受害人肢解,很费功夫,想顺利进行,又要找到个场所,不受外界干扰下,这或意味着,行凶及肢解地点,正是凶手熟悉地方,假如在刘光华的按摩院,或她家里发生,那凶手可能认识刘,并常去她的按摩院或家。. r2 Y) c2 x; k5 L
2 R! s/ ?: \1 M6 x3 A% Z 奥图尔亦指出,现时大家均假设,刘光华是遇害后遭肢解,验尸官将根据其出血情况及身上伤口,判断这是否属实。她指,如果凶手是于刘光华仍在生时将她肢解,那就要重新评量凶手的心理状况。
5 _" ~! j+ ]4 j2 [/ n2 S" U: T+ r
4 J! S, \. a) L r, h 此外,调查人员亦会进行被害者研究(victimology),找出可能令刘光华遇害原因,包括对她作风险评量,奥图尔指,一个人的活动、兴趣和职业,如果不使其暴露于风险之下,按FBI的标准,这个人的遇害风险为低,相反则为高,根据此,就可估计,有多少人可能意欲不利于受害人。奥图尔指,刘光华于按摩院工作,令她更常接触高危人士,或使她陷入险境。
$ ^! b- W! S( o$ n9 C1 i, B3 b& 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