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 k$ B! B$ \4 A0 j2 \) w, [7 R2 T. B
. [9 N" K4 a$ k4 J3 K+ y
! Z" _% |0 z6 W% O# h
# d" h8 g! x! C, ~6 s “白卷英雄”张铁生,将要依靠资本市场“蝶变”为“亿万富翁”。
( D" Q' b! L4 P5 M8 ~1 g4 o# i: t# n6 B0 j, E# W# i; Q' ~& a
4月底,辽宁禾丰牧业出现在证监会披露材料的队列里。由张铁生作为主发起人的禾丰牧业,拟募集资金7亿元。一旦发行成功,第六大股东张铁生,身家将超过3亿元。他也做好了准备,为减持计划确定了时间表。 q8 M( ^% h: _ ~. I( ~' K; ?
`$ R* i4 e |) a 几个原始股东暴富的背后,一众散户可能踩“地雷”。数据显示,禾丰牧业近两年的业绩一直处于下滑的通道中,更有可能继续滑下去;子公司也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 O, i" u; o- f
! ~$ D& m* V/ C5 t" i7 N* ^1 u( W
除了全国第八大饲料企业外,禾丰牧业还试图用其他概念把自己打扮得更靓丽一些。它说自己是“高新技术企业”,也说“始终维护客户利益”。
G5 ^5 `; ]+ c0 }# _" W, ~
+ ^0 r1 U) q' E0 E0 J8 c( _ “白卷英雄”将暴富1 q2 b, b6 |7 i* a6 y
2 ]/ z* ?5 @7 ?# A
时隔两年,禾丰牧业再次预披露了招股书。这家“全国同行业排名第八”的饲料企业,期待着“敲钟梦想”的实现。
# a6 x, G6 t% T. j
5 J! }( ~! J$ [. P/ {, z+ n 招股书显示,此次禾丰牧业拟发行新股不超过8000万股,公司股东拟转让老股不超过4000万股,发行后的总股本不超过5.54亿股。4 ^5 S3 B0 `1 i z
4 u: f0 m6 y7 s0 L( L% H+ X' q2 q 自2012年首次披露招股材料后,禾丰牧业便广受外界关注。张铁生为禾丰牧业的第六大股东,持股3224万股,持股比例为6.8%。根据招股书透露的身份证信息,张铁生住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生于1950年11月4日。
& w1 Q" h$ Q' ?! f$ i2 ?5 }: H; X
/ m: h9 e) I6 L. T n$ d 如今已获得新西兰永久居留权的张铁生,一度在国内“人人皆知”。上世纪70年代,因在高考物理试卷上没有答题,而是写信“表明心志”,张铁生被称为“白卷英雄”。后来,张铁生被判入狱。公开报道称,1991年获释后,张铁生开始在一家饲料厂打工。当时,张铁生结识了目前禾丰牧业的控股股东金卫东。
, s$ ?( l; R. F+ ~ p5 {& o1 e" @: A M( e' Q( Q7 _& I
禾丰牧业称,张铁生是公司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招股书罗列出的一系列股权变动情况,可以透露出张铁生的“发迹之路”。
2 J- P$ n+ Y# b$ F$ I4 Z7 ^6 q" L% @; ^6 Q3 w; X$ ]; ]
1998年,金卫东等人向张铁生转让了禾丰牧业前身沈阳禾丰10%的股权。一家叫做沈阳天地的饲料厂,被用作本次转让的对价。沈阳天地是张铁生的创业项目,他在1993年与金卫东等人,各自投入5万元成立了沈阳天地。5 O+ M/ L( f2 j- a9 p
! _/ ~1 y7 z0 [5 v3 h4 _
2003年,张铁生、金卫东等7人,以沈阳禾丰的资产出资,发起设立禾丰牧业。彼时,张铁生的持股量为450万股。其后数年间,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和受让,以及禾丰牧业的增资和转赠股本,张铁生的持股量达到了3224万股的规模。
8 L; b2 D2 Q; y. @5 z. {' P4 j, ^( H
/ \2 r! Q3 ~! y& T+ D 招股书显示,禾丰牧业的每股收益为0.37元。4月底,A股的农牧渔产品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简单计算,禾丰牧业的发行价有望达到11元。
4 F# {0 N1 }. q% U" f' u
( {& O% i# K+ o9 p 假设禾丰牧业成功上市,张铁生的身家或达到3.5亿元。而他已经为这些“纸面富贵”化为现实财产,排定了时间表。
7 I! {! I+ p& L6 a+ f$ H: F9 j. m% L5 L- T3 B$ H
招股书称,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张铁生拟减持股份不超过1500万股。如果此计划实现,以10元的股价计算,张铁生有望套现1.5亿元。
, o1 y0 ]2 q4 Y1 E" l7 W6 V. `! {6 a) [3 P; d- Y
业绩“一路向下”
* t" d# {/ h1 X
" n. ~# s- n9 F/ }+ Z3 `/ e4 x “2012年,公司饲料销量为194.48万吨,占我国饲料总产量的1%。”禾丰牧业阐述优势时称,饲料销量位居全国第八位,“产品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4 c/ e" h: C# Q! ^( N
5 ?1 H: `: x# {" o7 j 过去数年间,禾丰牧业的业绩表现,并不亮眼。2012年首次披露材料中,禾丰牧业称,2009年到2011年,禾丰牧业的营业收入近乎“撑杆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2%;三年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2.05亿元和2.95亿元。
& `) D0 r) N& P5 s
" V4 v; }! i' E; Q7 ?2 b# p# a 两年后再度更新业绩,增长奇迹便成“明日黄花”。2012年和2013年,禾丰牧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1亿元和85亿元,分别较前一年增加近9亿元和4亿元。; B' C; F* a2 w* C4 e o9 K
8 b8 {+ U; G1 J M0 r# S0 M3 C2 S! _ 增收非但不增利,反而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期,禾丰牧业分别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和1.85亿元,同比降幅为13%和24%。受此拖累,其每股基本收益从2011年的0.57元降至2013年的0.37元。
7 C$ s/ C, c& v! z
! }+ T! ?% k' W' Z" c7 J1 \; O' b* c6 ^ “公司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养殖业的发展态势。”禾丰牧业称,2013年国内的养殖业受到了禽流感疫情冲击、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等影响,而2014年“养殖业仍处于价格低谷”。* F6 R! b! E4 _ [- P
i' a5 D; \/ N# }5 m$ m# s# | “2014年的经营业绩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禾丰牧业称——也就是说,投资者既看不到禾丰牧业的成长性,又有可能面临踩到业绩变脸“地雷”的风险。此外,禾丰牧业旗下子公司大面积亏损。3 c" s% n! D& {
. I7 ]1 x4 W! |) E
2012年的首份材料中,当时禾丰牧业拥有7家分公司、63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18家参股子公司。其中,63家控股子公司里,亏损或微利的子公司数量达到22家,占比35%。9 c! `" F, X1 ~4 k7 z" a ]9 s
4 s" e( E& k, u2 g4 C" G2 G% F 今年的预披材料显示,两年时间内,禾丰牧业的子公司数量扩张到了100家。其中,控股子公司数量增加12家后至75家,参股子公司达到了25家。
: ?/ g, Q7 z* x9 d0 U# D
+ Y. r2 b/ M- w. E; G" x 禾丰牧业的规模膨胀,仍无法克服子公司亏损的“顽疾”。截至去年底,75家控股子公司中,36家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占比由原来的35%上升至48%。盈利的子公司,也是微利经营。比如,公主岭禾丰去年2.56亿的营收,贡献出919万的净利;而去年营收3.5亿元的沈阳反刍,盈利997万元,利润率仅为2.8%。
; f* [6 m. {) E e( D' E' l3 u( P5 Q9 w& s. `$ h e! s" V. }
“高新”资质遭质疑
. G0 o. g8 \$ i' c4 W5 E& X1 w# R0 [- D; E# f3 Z5 ?& ~, e* _) E( I
“本公司面临存货余额较大的风险。”禾丰牧业在招股书中称。数据显示,去年底,禾丰牧业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0.9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58.48%,高出同行业其他三家上市公司十余个百分点。
7 K- g' s( a+ E- W9 q
- g) q% D6 ?, g: f 存货中,接近一半的是玉米等原材料。禾丰牧业的粮食供应商链,极度仰仗一位“神秘”的人物。5 p$ l) _7 Q. Y6 e% Z% a2 b
3 s& j. l" O8 ^- L% R 招股书显示,2011年,禾丰牧业的第二大和第三大供应商,分别叫做锦州银河商贸和锦州昱昊商贸。禾丰牧业对这两家公司的采购额,分别为1.04亿元和0.97亿元。
- H7 C: `( \# e4 _
0 u: L6 g+ C0 r! e' ?8 H0 O/ n 工商资料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均有一个共同的自然人股东李震。李震在2012年8月入股锦州嘉泽饲料公司后,这家公司旋即成为禾丰牧业当年的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1.76亿元。, T- ~9 j( D5 Y) f9 ?4 Z4 O1 {
8 J8 {4 k$ G. X7 p5 B) P 禾丰牧业的“高新”资质,也受到质疑。禾丰牧业称,2011年10月,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在随后三年享受到了“适用税率15%”的税收优惠。3 [- `' |7 B/ z8 N2 F) n8 Q; K% @
1 P0 w8 W& U. S l3 ?9 v, u 根据相关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须同时满足“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10%以上”、“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总额比例比低于3%”等条件。在被认定高新资质的2011年,禾丰牧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8.5%,研发支出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49%,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定。有媒体质疑其“伪高新”。
1 A& U+ s @0 J9 h: [& f' P# ^' s
此外,禾丰牧业还在招股书里为产品的质量“打下保票”,“公司始终维护客户利益,始终保证产品质量优良。即使在原料涨价,利润极其微薄的情况下也从未以次充好欺骗客户。”但禾丰牧业与养殖户之间的一则纠纷,被广为报道。2005年,河南开封的一位张姓养殖户,使用了禾丰牧业的鸡饲料,喂养的鸡却迟迟不见长大。经检测,这是由于饲料中豆粕太多、氨基酸成分不够所致。最终,禾丰牧业经销商向该养殖户进行了赔偿。
6 B% { k4 x( ]. K! ]& t7 h$ v
1 n* v4 h8 t: x" o0 P; |9 p4 a 在招股说明书里,禾丰牧业自称财务稳健。过去三年内,其货币资金余额分别达到4.88亿、4.4亿和5.23亿元。看起来“不差钱”,不过,禾丰牧业仍然计划拿出7亿募集资金中的2亿元,用于归还银行贷款。
& K l. A) o) a' s* a" o5 x# \/ @; z( i
! U2 I h, B8 r. \9 [6 ~" o
/ g$ k; Q; N4 ]2 ~; n) b 【张铁生是谁】
# S# ~- E% C0 S+ P% O
. S2 V, a& I; l3 j% o+ J" c"白卷英雄"张铁生:用商业传奇洗刷时代悲剧% P. j d# f" ^9 o: Z2 m
" k" @( A0 a$ B8 d2 g+ U& P 张铁生本姓刘,1950年出生在辽宁锦州市兴城县。上初中时,张铁生是劳动积极分子,学校每次组织学生下乡劳动,他都干得很踏实认真,被评为劳动积极分子。他还乐于助人,学校里评助学金,同学们照顾他,但他坚决不要,硬让给其他同学。: n0 W& k9 c3 c1 v% N: l
6 O; N; A, n' R9 r 上世纪70年代,在官方宣传中,张铁生被捧为"白卷英雄",成为红极一时的知青典型,成为政治人物的座上宾。后被打为"四人帮"帮凶,成为公众嘲讽的对象。 . r. N l+ [( b: _2 x2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