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2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港台新闻] 生意一落千丈 广州维族商贩急了:我们不是“切糕党”(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05:2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意一落千丈 广州维族商贩急了:我们不是“切糕党”(图)
* c4 N. Y2 L( t6 j8 y7 v8 {
) O) u; s# N9 Q% r" \( j% i$ l
- d; o2 X* c+ T- [
+ k  I3 t' _: N/ G' D  2012年12月11日傍晚,广州市某商圈的人行道上人流如织,可是来来往往的市民很少对商贩们卖的切糕产生兴趣。 (南方周末记者 冯飞/图)
% ?: P- u1 Z9 ~4 P+ ~7 k
! r5 |. i9 |) G  Z  在广州卖切糕的吐尔逊曾考上大学但因交不上学费而弃学。现在,他和他的十几个小弟蜗居在人均两平米的城中村里,吃11块一份的盒饭,买几十块钱一件的衣服。他们和所有在广州的内地农民工过着类似的生活。
* F8 S/ n3 G, q- ]
1 C" w1 s) G9 Y# s3 o3 [. j, o, d. [3 d* l! k  q8 P

. S' p: M: ?* c8 f: _
' L- h. q" c2 Z9 z0 P  三轮车队
1 F5 C! [' U8 T
/ ]7 {) L+ T* v( k( X! `, R$ h# N  显然,网上关于切糕的诸多调侃,已经影响到吐尔逊的生意。在广州动物园门口,他原来一天能卖1200块钱的切糕,而现在不足300元。来广州6年了,凭借他精明的头脑,吐尔逊从一个游走在街头的小贩,成为广州卖切糕的老大。/ W. Y/ Y) Z. Y; N% }; N# i$ t* ]' u

5 _7 R- o* ^. g3 y- S: W; g, Z0 P  26岁的吐尔逊是新疆和田县依斯拉木阿瓦提乡人。在广州卖切糕的老乡中,高中毕业的吐尔逊学历最高。
+ T" _% y+ X" }/ n
9 x! z: l1 B# e1 I% N* n  如今吐尔逊已经很少上街卖切糕了,手下有一百多小弟。他负责为他们联系原料,开辟市场。手下的小弟们每制作一个切糕,他收取500元钱的辛苦费。
, J! p/ i4 m8 U4 C5 g; Q4 k/ M- ^% D9 o* I$ A3 h* E/ P
  每天上午10点钟,只要不下雨,吐尔逊的伙伴们就会从租住的小北、区庄、岗顶等地骑车出发,一路上,他们不顾红绿灯,见路就钻,甚至逆行穿过快车道到达动物园南门口。
) ~/ y9 o' }. g: g2 \% Y
" V2 f/ C4 S0 C% c( _5 k% R! J  一行七辆三轮车上都挂着一个图文并茂的小纸牌,上面用汉语写道:“4块五一两,45一斤。要多少切多少,切下来不好退。”
- d! F# {  A  @& ?6 m4 F
9 ^# c# @' L, v4 B, v) ?  三轮车是他们花了1600元钱在番禺广场一个三轮车修理铺改装的,由于语言不通,他们拍了同伴的车的照片交给师傅,第二天便骑了回来。$ R- u9 K, S5 K" X

4 }+ I5 J: g) K" D% x. X  刚来广州那阵子,切糕要从遥远的老家运来。由于运输成本的不断增长,如今他们选择在广州购买原材料制作。许多老乡就在广州沿街叫卖核桃、葡萄干、红枣、花生、杏脯、糖稀、巴旦木这些制作切糕的原材料。
  v( O! K/ x, Z; p2 A  F: N) s8 b9 ?) |6 W1 I% s
  做一个400斤重的切糕,只需两三个小时。而卖完一个切糕大概需要1个月的时间。以400斤的重量,45元钱一斤的标准,一块完整的切糕最多能卖18000元钱。按照原料的优劣,其成本价格也在两千到五千不等。
. A- r4 z! J5 u9 E6 L$ o. T/ f/ N$ P/ _' D$ j9 i" o! B
  他们的午餐非常简单,11块钱一份的“新疆炒拉面”,就着矿泉水。而到下午六时,便收摊了。一行七辆三轮车,沿着环市东路向西到达小北路。: k3 o6 r# U: W' ]1 q* v$ j

0 T" M9 d( u; L4 \4 h7 p2 M  下雨天,是吐尔逊和他弟兄们的休息时间。切糕不能见水。偶尔,他们会在下雨天一起到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市场去买一些便宜的衣服。他们一般只会选择几十块钱一件的,因为“家里很多人都等着花钱”。: S3 K! p% f, x  S
# B! k0 \1 c: p4 d/ B" G# O
  吐尔逊花了五千元,买了一部苹果手机;而他的同伴们,则学会了使用微信。无聊的时候,卖切糕的几个年轻人会在一起打闹开玩笑,有时会对老外大声喊“Hello”,看到穿着时髦的女性,他们会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好漂亮”。
7 G7 `6 Q, O: G+ G, Y) ^( G8 n1 O1 t, c2 W9 g! S% d. K! t
  付不起学费7 t5 N1 P2 }6 a) j
4 Z) k( x# q! t" S. T' y3 ]
  如果不卖切糕,又或者不来内地,吐尔逊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4 L$ T8 e. r* E: t+ c

/ Y- `- r9 P; O* _: X, m: V  2003年夏,17岁的吐尔逊参加了高考,并考出了高出新疆自治区民族语言类考生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93分的成绩。高考结束后,他和女朋友约定去内地读医学院。然而,此举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家里没钱支付每年几千元的学费”。
9 N0 u/ l- ?, s  h
" e, i5 S' B0 }) [/ z1 U+ M  2003年9月份,吐尔逊离开家乡,到1000公里之外的库尔勒市摘棉花,赚了1300元。
( `$ T, U: f0 `; i2 A6 G3 l. \5 T0 l
  吐尔逊第一次来内地是在2004年5月。他的第一站是武汉。
% T% c3 H6 ]( E9 B7 L+ s5 U6 s: a. y" ?) y3 Y% I2 g
  初到武汉的吐尔逊一句汉语都不会说,他从小贩那里学会了简单的汉语。小贩向他喊“要鞋不”,他于是知道自己脚上穿的叫“鞋”;听到人家把写字用的东西叫“笔”,他也跟着叫“笔”;听到路人把行驶的车辆称为“车”,他便明白“车”的含义。$ l( ^" V# M5 O) J' ?

, n+ Q) z. ^) N4 r5 ?3 N  在武汉,吐尔逊做起了哈密瓜生意,第一天便卖了180元,吐尔逊很开心。但好景不长,他便被一个在武汉的同乡老大盯上。对方在武汉开了一个饭店,他要求吐尔逊要么替他卖羊肉串,要么离开。吐尔逊选择了留下来,老板一个月给他400元钱的工资。4 q  b- e6 x- Q$ T$ l. M+ Y$ c
" S* Q- C) ~$ p) x, H4 O0 ^& m
  没过多久,老板便发现了他的聪慧,于是让他转做会计,到街上采购原料。
: {" ~( P7 p- Q% \$ d- Q4 u: G3 X- W; `% z
  有一次,骑摩托车去菜市场买菜时,吐尔逊被一个小偷团伙盯上,该团伙多次要求他加入,但吐尔逊一直没同意。后来在公园里,团伙里的一个同乡拿着刀划了吐尔逊一刀,他便带着伤回到了家乡。
2 B. a1 g' Y- g8 `) ], Z' r" y2 \: |$ q1 H# G* @" m
  不甘于在家务农的吐尔逊于2005年初再次离开家乡,投奔在信阳的表哥。在那里,他学会了制作切糕的手艺。后来听说有老乡在深圳赚到了很多钱,他便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卖哈密瓜。( D5 R. ~" A! v. U! I; W; {* r
' ]1 Y) g; f' j1 J% w; [2 p) n
  刚到深圳的一周,吐尔逊就赚了7000元。但后来,城管出现了。2006年7月吐尔逊再次来到广州。( r' S" l% F, N( r. @  s! X

# G1 H+ n0 X2 ^, h1 c/ T  到广州后,他最初在天河公园卖羊肉串,卖了几天又遇见了这边的老大。老大要求吐尔逊必须为他打工,一个月给他300元钱的工资。吃了几次亏的吐尔逊这一次选择了妥协。给卖羊肉串的老大打了一阵子工以后,他一个人开始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切糕。
) ?# J; v2 p. \* W; m1 l& H: q( v. ?3 X( |. H
  即使现在,卖羊肉串的老大,仍然会派人来他们的切糕摊砸场子。3 Z$ |- x$ h1 I5 N7 d

1 S8 [$ G8 O- a8 e) d  z7 u% _5 r  9个人的20平米* a! o/ k; o/ k3 E# p# X4 I

, I  {9 f7 s3 [5 h  现在,吐尔逊在广州遇见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租房。房东总对他们不放心。看到满大街的租房信息,吐尔逊就是租不到心仪的房子。
; }, B$ y/ f: ^: m9 m: k9 T& E8 J1 O7 `, O! |
  他们现在住在小北。这里是一个城中村,房子大多是三四十年前所建。除了房东之外,他们很少和这里的居民交流。周围的居民很多人感觉“这些新疆人说话声音很大,很害怕,不敢和他们接触”。
0 ^4 a5 G! w2 t5 N
5 V6 b+ `- N2 x+ m2 Y  9个人挤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房间里没有窗户,不开灯的话,唯一的光线来自墙与墙之间的缝隙里。打开门一股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因为房间太小,9个人只能打地铺。4 ?; G% I3 V# i, N) C* j. Z
( c: c* C8 M% n5 D7 r: q
  2012年12月6日,“天价切糕”出来三天后,吐尔逊明显感觉到生意不行了,最多的时候他的伙伴们一天才卖300元钱。后来看了朋友们发来的微信,吐尔逊才知道出了切糕事件。这时候,吐尔逊才知道他们卖的玛仁糖被当地人称为“切糕”。
5 F6 W  D7 g& n+ X: o/ D" ^% U2 ?( O( c8 n$ K& a% }8 ]4 A
  生意突然开始难做,吐尔逊希望通过广告手段树立品牌效应。“下一步,我们打算明码标价,用卫生的食品袋来包装,10块钱一袋,20块钱一袋,分开装,要多少钱的就切多少钱的。”# @9 P2 f: P! |% Y3 A

5 v2 P. p  I# Z  即使以后生意慢慢好起来,他们也从没想过在广州做一辈子。
. j7 u9 N4 d. j* m6 [
) A  W# a4 c, M& Y! g  “广州的生活成本太高,赚几万块钱本钱后就想回家做个小生意。”吐尔逊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9-20 06:34 , Processed in 0.0487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