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查看: 20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美为何没有“高考状元”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00: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美为何没有“高考状元”情结
2 `1 L  l* Y% P0 D- D2 q, R0 g4 W. H" s# u  I- n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各地又开始了“高考状元”的热炒。一位从海外归来的朋友说,相比中国,在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
# U3 ~' z+ Z) O/ l: N
( g. D( p0 R! a4 j* j$ c- T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 z/ D/ G+ }& m& r- K

' \" u7 d" P8 J+ D+ Z" C正因为这样,美国的高考录取除了参照SAT考试成绩,面试、自荐信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面试官往往很“毒辣”,能将你潜意识中隐藏的人性化优劣等因素,统统都挖掘出来,看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品格和意志力都很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认为你在某方面非常优秀,就是SAT考试成绩不够高,也会认定你是优秀人才。而自荐信,主要是展示你的“人无我有”的优点,当然,展示不是说谎、编造,而是实话实说。' i# ]' O: L3 A

5 ?$ p- J" M# Y' o" p比如,一个孩子说他非常坚强,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亲人去世后,家庭收入降低了,他就挑起了生活重担,打了几份工,还坚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发展轨迹。这样的“实话实说”就能获得成功。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8 ^4 a: g( J$ u- @2 A

. u- J5 D. k3 ~; q/ ?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4 Z4 ]' Q1 l0 |+ A* Q' Q/ f1 a, C8 W" k, j: K5 L% [' d
此外,“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也使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掏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比如芬兰教育从来不将高分学生看成优秀学生,他们的看法是,只要能将个人特长发挥到极致,就是好学生。所以,芬兰人认为,国会议员不会比厨娘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 x7 \9 q. D1 M/ u' v
7 }- N4 \5 Y+ |- ?2 E" G
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氛围下,要破除“高考状元”的情结,显然还只是一种奢望。

" y2 j; w& a4 n3 l$ T4 w+ }& T2 z% [0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MontrealChinese.com蒙特利尔华人网 蒙城华人网 蒙特利尔留学生论坛 蒙特利尔中文网 蒙城中文网 ( www.MontrealChinese.com )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oogle.com, pub-6124804848059427, DIRECT, f08c47fec0942fa0

GMT-4, 2025-9-18 17:13 , Processed in 0.0498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