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0 W ^/ O/ A* v4 P- ^+ |5 u: U
; r' s4 z% R" B
" |* P6 J- L* D7 n5 k$ B) C 夫妻俩有偿带物回国 32瓶红酒竟是液体毒品
6 Z* l, ]1 F4 h, m9 n) f 据新闻晨报报道,2015年11月30日,两名中国籍旅客乘坐航班自巴西圣保罗出发、经埃塞俄比亚转机飞抵上海浦东机场入境,海关对他们托运的5件行李进行开箱查验,发现其中2个行李箱内装有32瓶不同品牌的“红酒”。这些“红酒”外形包装跟普通红酒一样,但初检显示瓶内液体却呈毒品阳性反应。后经鉴定,液体含可卡因成分,重28.2千克,两人当即被拘留。
3 L2 k# i+ x- v+ A- t5 G9 w- P" k; _5 ?
看似浪漫的跨国网恋,却是布下重重机关的死亡骗局 经审讯得知,嫌犯刘某(男,24岁)和吴某(女,25岁)系夫妻关系,在巴西圣保罗务工和经商。该夫妇回国前一天接受名为“林某某”的华人男子委托,将2个存有“红酒”的行李箱携带入境。林某某支付吴某巴西币900元、美金300元(约合人民币3200元)的“劳务费”。
此前海峡导报也曾报道,一名老外利用与中国女生交友的方式,取得女友信任,将毒品通过邮寄的方式从国外运到中国进行贩卖。
女大学生兰兰(化名)就因坠入爱河,不幸变成老外的“运毒工具”。最终,兰兰因犯走私毒品罪,被厦门中院判处死刑。
- q: b7 Y5 E. }+ k- ^) a V
7 `2 D! N' p; ~9 H 福州海关此前曾查获中国籍女大学生为境外毒贩所利用,充当运毒工具夹藏毒品走私入境案,缴获高纯度海洛因1596.2克。图为犯罪嫌疑人黄某指认夹藏毒品的画册。 中新社发 王威 摄
3 A3 k( D- r5 R. l: Z | 厦门当地法院曾受理多宗贩毒案,都是国内女子陷入网恋后,替外国男友运毒。在深圳工作的23岁的黄小姐,在网上结识外国人Ferd,自称做 服装生意的Ferd,后者邀请她加入公司,每月工资和津贴共4000元人民币,工作就是到境外帮忙把所谓的服装样品带回国内,两人也很快成为情侣。后来,黄小姐从吉隆坡返到厦门,被海关人员查出她随身携带的双肩包夹层内有两包毒品,她也被厦门中级人民法院以走私毒品罪判处死刑(获缓刑)。
; [; g2 C r$ o+ t4 Q 多么令人痛心的现实啊!海外华人们回国可一定要注意了,就算是帮朋友带物品回去,也要注意提醒他们千万别放入违禁物品,千万不要碍于面子就疏忽了检查。要知道,最后受伤的可是你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