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外国护照有优越感 华裔男子自曝生活受宠若惊 | | 2018-04-16 07:15:18 | |  | 近日,有华人朋友在网络发贴子表述自己拿了外国护照的种种感受,引发不少网民围观。
: ~. |! A) [4 F5 o& h* X) @6 H5 P% z
2014年左右,我安装了微信,加了些朋友。我甚至还注册了微博。后来发现微信微博豆瓣上都是一样的朋友。大家无非是放些美食健身旅游和自拍。内容都一样,所以放弃了微博,因为密码想不起来了。" D* _, O/ G- N9 X n
- o4 z( n, ~% G$ Z. S$ G8 m 7 d1 `2 |% p$ m8 H0 s' E; ~
9 d. r1 d' b8 D | 我准备放弃微信的时候,有两个认识许久的小姑娘一起叫我不要删掉微信。因为她们俩搞了一个澳洲留学生互助群,希望我们这些在各行各业里混的老留学生+豆瓣er加进来帮助一下刚到澳洲来留学的人。
% t) N* P T) ?8 v4 _- R9 B/ t& j2 j! @- T' I- L4 u
所以我还是用了一段时间的微信,无非就是帮助这个群里的一些人自我检测一下电脑,帮他们联系一些大老板给他们装机器打折什么的。
( @ ^; q, z1 r. G) m0 E. M; Z9 d: ]
起初一切都好,后来这个群让我有些崩溃了。经常周日的夜晚会有人发消息说:“你能不能到City来帮我修一下电脑。”
9 u/ K4 m2 J3 x" ?; a
4 f; N& u2 k. d3 A& [4 E( ~: L或者什么“你能不能给我装个windows,我给你20刀。”我一般都很礼貌的回绝了,结果还被吐槽说老留学生怎么架子都这么大,拿了PR就请不动了。6 t A% Y8 ?4 @' @; ]; N
- ?8 Z. I& N8 d4 a4 ^+ O我心想,100人民币在国内或许是(我认为不是)可以接受的装个Windows的价格。但是在澳洲我开到你那里去油钱都不止20刀,这根本不是架子的问题。我固然不是唯一一个被国内小孩儿提出无理要求的人。: k9 o3 |& B$ \5 b/ O
% ]5 S( \1 h7 D/ C2 T6 J3 }$ ^) k还有修车的哥们儿和其它几个哥们都说现在国内出来的孩子是不是都没常识了?到了2016年,这个群迎来了末日。
" s6 X5 L c4 \7 r2 _0 h, N7 \( j4 M
" _4 v4 X3 J' l( l本来当初叫我不删除微信的两个小姑娘也都因为没留下来而回国了。此外发生了件事情:当时有个新剧出来了,也就是你们都可能看过的《Westworld》,西部世界。9 n4 G& ~/ O8 H: C& ~; |
# z, D0 M+ i) |
某人在群里讨论了一下新的一集的情节。立刻有人说,诶,你在哪里看到的?国内哪里能下?那个最初讨论的人说,盗版可能没出,Netflix上看的。
- V' O6 E& l7 B# m3 v
0 N1 T8 N% x! X6 @5 V: l$ W, [又有个人说,那没字幕怎么看?另一个留学生说,这还要看字幕干嘛?
- `9 C4 S- ~5 B) } O! L1 ^4 P! Y/ n; N
于是两个海外党(有netflix,不看字幕)
8 u8 t1 q* M+ Z0 I) o) V: V& v
+ T; g' R7 @: g2 d( v% J和两个国内的(没有netflix,需要看字幕)' ]& l5 ~0 w {! @8 w
5 N! i+ `7 |/ r7 c& j: I
开始就“你懂点英语就了不起啊”,“有个破netflix还有优越感了”开始了争吵,从2v2变成了4v4.然后就成了中国vs海外。群里边把人一下分成了两派,等我手机嗡个不停的时候,我进去看了下历史对话记录,正准备发言的时候,群解散了。7 d7 K$ T+ C1 t; [1 z
8 l1 m# v5 |& l
Westworld拆散了一座非常微不足道的,海内外的桥梁。从那时起我正式在我的豆瓣介绍里讲我不用微信了。以前是基本不怎么用,后来是彻底不用了。
. L' ? k: Y" }, e; L4 x1 D0 P+ `$ i4 H
7 a6 s0 h0 c6 J2 u: |1 p8 _0 U1 K2013年初,我拿到了澳洲护照。+ X. v2 g, J; }
' K$ a: g# i. n我妈问我有澳洲护照爽不爽?我说有爽的地方也有不爽的地方。其实不爽之处在于放弃中国国籍护照被剪角,回国需要办签证。我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不允许双国籍。
% l! z; o5 y. V0 b. G. h- R
- q0 f8 r: Q. F* T" t& W# B# ]# I- ?爽的地方在于除了中国以外,去大部分地方都是免签。可以任性的在家里买张机票第二天就飞走了。15年,我参加了广交会。带着我老婆去看展。 x) y( Y# v; v, e/ o0 R- K
9 @: V0 }) `2 g- y/ b( C
胸口挂着蓝色的牌子,后来才明白蓝色是外宾。广交会牛X之处就在于人力不要钱一样,我一进门,几个广州的大学的志愿者男男女女的就迎上来,一个个年轻漂亮,明显是挑选过的。穿着灰色的西装,英文还比较流利。后来知道,不只是英文,还有会阿拉伯语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2 E5 l1 @# R# c( l. \! u
+ y2 X' ?4 w0 }虽然我会中文,但是他们执意我和我说英文。一路带我去register,介绍会场。搞的我和我老婆受宠若惊。
: n/ _4 s1 r& U4 R& k) A
/ H2 e. H% |; c& V在美国,台湾,日本等地方看展,你能看到大量的女模特,show girl。在广交会,show girl被持枪巡逻的武警取代。
4 }3 t$ [/ H+ U: k
1 K! T% l) E8 S5 D& T. i) ?: A8 `在我们参展的最后一天,出门的时候,一个中国大妈迅速拦住我,对我广东话噼里啪啦来一通。我说,对不起我不会说广东话。
) r' w( O8 F M! E1 K" B+ I% i7 [1 I& U/ g/ O
于是她又用普通话说,你们花多少钱搞来的外宾证啊?谁给你搞的?我不会跟别人说的。
+ |/ r; D$ t' w
6 M% P+ Y$ _1 t) x. D% T( g我说,我们是外宾啊?她说你骗谁啊,告诉我谁帮你弄的,我不会跟别人说的。- v6 I) Q6 S# A/ d9 [+ S
6 J7 Q- i- j; ]2 v/ L6 C3 u最后我只好拿出澳洲护照说,我们真的是外国来的采购商,她才走掉,一边走,一边广东话念叨着什么。
. z2 j6 G$ p: [- D' {+ V9 F4 \
+ l/ K" h4 ]: w1 \- O9 |我觉得她一定认为我的护照也是假办的,或者认为我有一本真的护照,但是有优越感不愿意帮她。
9 l' P! b! Q" x$ V" C; K
, d8 |' R/ }% \! l) i8 z1 _很多时候,我怀疑说别人是迷之优越感的人可能需要看下自己是不是迷之自卑。
$ ~& W+ @3 P" V, B
% g' K4 u' K. ^: j y! R, K, l- {当然,我没听懂那位阿姨到底念叨的什么,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想。0 Z" J/ c9 Y' p! P. W/ S
( N6 a4 y! m+ L/ s8 n }但是,澳洲护照真的会给我迷之优越感。4 n, f2 `8 i1 U" Q9 S
q/ l0 S# [; e2 `- z广交会一年后,我先去了台湾再去了日本。; f5 i1 }" ^7 u1 A! t# O% H
8 O5 t( j/ G( j. m* g5 Q. i
去台湾和日本,是我第一次体会使用澳洲护照的快感。5 U; z# W1 }# b: W: ] H$ ~& W
# r c& M! @- E1 M6 T
我什么paperwork(书面文件)都不用做,直接买张机票,下飞机后入境以前,有个地方给你一张小卡片,填好了就可以入境。这已经很爽了。更爽的是部分的台湾机场和日本机场,有专门给纽澳加拿大英国(commonwealth)护照的人入境的窗口。) X5 }1 t3 Q( Z9 F/ n
( r. ]0 ] W, e9 Y就一个窗口,没人排队。
8 Y3 F& \. P( D4 m3 L' R4 ~& R& r+ _% G6 C* |/ J. S& l' C
而这些地方大陆人入口又总是有最长的队伍的地方。虽然大陆游客的入口往往有6-8个窗口,可谓世界之最,但无奈中国游客数量庞大也是世界之最了。
7 k) m! z. x! j1 H
, Q3 I3 I% v* J& _3 }1 n. c去日本和台湾加起来入境过8次吧,至少有一半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 A/ r9 B/ |; x2 U* O8 U
. @. P% w/ ]3 s8 R3 M
我站在了没人排队的common wealth的窗口,几个国人看到了以后,立刻从自己队伍退出来排到我后面,而且还招呼着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过来排在我后面。然后过检的时候,我看着那些想插队的人,被赶回去排队……2 ?7 G. G' _5 n2 n. T4 @; l
- w, n* u5 I/ W" `- c一些莫名的优越感根本不是我入籍时所考虑的东西。但我从来没有勇气,能力或者心情去惩罚一些我认为非常不道德的中国人。
# o$ U" d/ v& y3 i; n8 o, C/ i2 m | 8 ` }/ {! E, I! c$ ^ q
|
|